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患病危害 > 我与胃食管反流GERD反流性食管炎斗
我与胃食管反流GERD反流性食管炎斗
我与胃食管反流(GERD/反流性食管炎)斗争的日子(一)
注:这篇帖子原本是发在百度“反流性食管炎吧”的,作为一个曾经的病友,我毫无私心地将与疾病斗争的经验跟网友分享,并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支持。
09年6月得了反流病食管炎,或者说由于胃病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最终发展演变而成胃食管反流(GERD)。经过痛苦而缓慢的修复(我不想用治疗这个词,我相信最终能够康复依靠的是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如今已痊愈近三年。今天偶然看到这个反流性食管炎贴吧,让我回想起来几年前得病期间所经历的各种痛苦。韩寒说“虚惊一场”是世上最美好的词语,但是经历了得GERD再到恢复健康这个过程,我深深的体会到“心有余悸”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最美好的词语。今天偶然发现这个贴吧,我想把我患病以及康复的整个过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前阵子做了一次体检,结果出来显示眼压偏高,医生建议做个全面检查,以排除青光眼。放在以前,或者说没有得胃食管反流之前,我肯定不会理睬这个建议,要去排队,要去预约,要各种等待,想想就麻烦。我还这么年轻,指标只是高了一点点,能会有什么问题呢?是的,盲目的自信往往源于无知,而这种无知和麻木有可能将你引向痛苦的深渊。对于已经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我来说,乖乖地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视野,视神经,角膜厚度,24小时动态眼压,等等。同时自己在网上做了各种功课,搜集了很多资料,特别是从百度青光眼吧里,了解到了很多有关青光眼与眼压方面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我在看完一个网友分享的关于治疗青光眼的帖子后,突然想到,百度里有没有一个GERD吧呢? 我试着搜索“GERD吧”,“胃食管反流吧”,都没有任何结果,当换成“反流性食管炎吧”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里。不出我的所料,这里很多的帖子都是在问“反流性食管炎能否根治”,“能否治愈”,“能不能治好”之类的问题,跟几年前的我迫切想知道的一模一样。对于大多数人,如同当时的我一样,他们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非常小的毛病,却无法根治?”我突然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为什么不可以把我跟这个毛病斗争的过程分享出来,给大家一点参考呢?于是下午发了一点开头,准备接着写。谁知百度系统自动将我的帖子判定为垃圾广告,给删除了,我想原因可能是我这个帖子用的是一个刚刚注册的新账号发的。这里我想说明一下,由于不想泄露个人隐私,我没有使用自己的主账号,而是用了一个刚刚注册的新号,望大家理解。 对于大家最迫切关心的问题,首先我想肯定的回答,根据我的经验,胃食管反流(我不想用反流性食管炎这个名字,因为它并不能准确地描述这个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接下来,我会跟大家分享我的具体情况,以及我治疗这个毛病的过程。我不能保证所有情况,但是我想,如果你的情况跟我差不多,或者差别不大,那么你也一定也可以治愈。 Lifeisnotaboutwaitingforthestormtopass,itsaboutlearningtodanceintherain.生活的意义不在于等着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风雨中起舞。有一天我看到了这句话,那时的我正处在每天绵绵不绝看不到终点的疼痛之中,我把这句英文贴在了我的微博上,给自己打气,并跟自己说,等到风暴停止,雨过天晴的那一天,我再回来看这句话。事实证明,这句鼓舞人心的话,居然真的神奇地应验了。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话的那一天,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是的,当你开始试着专心地跳舞,努力忘掉暴风雨的存在,终于有一天,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不知不觉已然雨过天晴。我把这句话也送给大家,请相信这个病并非不可治,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的耐心,超乎常人的耐心。 时间退到差不多20年前,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经常下午要放学的时候肚子疼,后来总结出来是肚子饿了导致的,规律就是肚子一饿就疼,吃点东西就不疼了。后来实在很难受,告诉了父母,但是由于农村医疗条件简陋,父医院做正规检查,只是将我带到了村子里面的诊所,村里的医生简单的听取了我的描述之后,就给我开了点胃药,那个药叫“胃友”,是一种带黄色糖衣的药片,那个糖衣充满了浓郁的玉米味道。吃了这种药一段时间,似乎效果不明显,胃还是会疼。于是父母将我带到了乡镇卫生院,做了一次钡餐检查,这一次相对“先进”的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是医生给我开了一种新药,叫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这个药,我记得那个时候大概八块多钱一瓶。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药现在还有卖,但是已经基本被更为强效副作用更小的质子泵抑制剂(xx拉唑系列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等)给取代了。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雷尼替丁简直就是神药,效果十分明显,一粒下去,胃立刻就不疼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下午在上课的时候,胃突然疼的非常厉害,但是药瓶已经吃空了,坚持到放学之后,我骑着自行车飞一般地赶去药店,去买雷尼替丁,可是不巧的是,那个药店没有这种药,店员跟我说有另外一种类似的药,叫做西米替丁,我根本管不了太多,只要能够抑制胃酸,让我不疼,就行。瘾君子在毒瘾发作时对于毒品的渴求,可能大概就是那种感觉吧。那一年,我13岁。 本质上雷尼替丁这种药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从而减少胃酸腐蚀溃疡面造成的疼痛,以及帮助溃疡面修复。在没有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前,七八十年代医学界的共识就是“无酸无溃疡”,因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标准做法就是抗酸,不同的药物从功能上区分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中和胃酸,胃黏膜保护等几大类。雷尼替丁属于抑酸药,效果挺好,不过副作用其实也很大。当然,当时的我丝毫不懂得这些,这些知识是十几年后才知道的。当时的我所知道的就是,听从医生的嘱咐,饭前半个小时空腹吃药,并且吃够疗程。可是令我奇怪的是,虽然我严格地按照医嘱服药,并且吃足疗程,可是每次停药一段时间之后,疼痛总还是会复发,给我的感觉就是溃疡似乎总是好不了。不过似乎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有神药在手,只要一吃,就不疼了。于是,就这么断断续续服用雷尼替丁,吃吃停停,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到大学,十二指肠溃疡就这么好了又坏,坏了又好,不断吃药,不断复发。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太不可思议,居然在那么小的年龄,吃了那么多的药。总结出来,造成当时这个恶果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己年少无知,那个时候,电脑还不怎么普及,更别说网络,自己对这个疾病本身毫无概念,也不知道长期吃药有没有副作用,不像现在,什么毛病,什么药网上一搜各种资料一大堆。说到副作用,其实雷尼替丁的副作用是相当大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一搜。先不说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但就抑制胃酸这个行为而言,长期为之也是不合适的。胃酸作为一种消化液,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长期不问青红皂白抑制其分泌,必然会对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并进而有可能对人体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 二是医疗条件有限,父母无知,基层医生知识陈旧,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医学教科书上“无酸无溃疡”的金科玉律上,对于他们来说,抑酸药是唯一的处方,确实也是正确的处方,对于为什么会复发,他们也语焉不详,说不清楚,只能不断地机械地给我开药,并不断嘱咐我一定要吃足疗程,不能擅自停药,言外之意是将复发的原因归咎为我有可能没有正确服药,当然,事实根本不是如此,我即使按时按量吃足了药,隔一段时间,依然会复发。 三是受周边错误信息的误导,身边的大部分人,父母,亲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他们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是“胃病不能靠治,要靠养”,这句似乎很有道理的话实际上隐晦地表达了这么一种无奈:胃病是没有办法治好(根治)的,只能通过“养”来控制(疼痛)。我渐渐也相信这句话了,事实是由不得我不相信,因为我几年的经历下来,已经似乎完全能够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了。还有一个广泛传播的观点,是所谓的“十人九胃”,意思是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或多或少胃有点毛病。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句话也很有道理,至少能够给我一点宽慰:不用担心,胃病人人都有,不是什么大毛病。 第四个方面,跟胃病这个毛病本身有关系,得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都知道,这个毛病有个特点就是“药到病除”,吃点抑酸药,疼痛立马就消除了,立马就变成一个正常人了,于是就掉以轻心了,根本不会从心底里去重视这个毛病。某种意义上说,疼痛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你想想,如果你吃了药,疼痛仍然无法消除,你还敢不重视这个毛病吗?就像你现在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胃食管反流,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感到疼痛,无法消除的疼痛,吃了药也不管用的疼痛。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像胃/十二指肠溃疡一样,吃点药,立马不疼了,你还会如此重视吗? 第五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电视上铺天盖地的胃药广告,电视上药品广告最多的除了感冒药,恐怕就是胃药了,其实这造成了很严重的问题。没人认为感冒是个大毛病,医院,药房里买点药吃吃就缓解了,其实即使不吃药,多喝水,抗几天就好了。铺天盖地的胃药广告带来的效果是,胃病好像就像感冒一样,不是什么大问题,胃疼了,去吃点达喜,吃点斯达舒,吃点xx胃康灵就好了,不是什么大毛病,医院。 年7月那个暑假,要上大学之前,我父亲认为我的胃病需要好好地再看一看,用他的话说,“要好好研究研究”,我知道他也很困惑,为什么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药,都不见好,已经从初中到高中吃了六年,依然不断复发,难道我还要继续在大学吃四年?于是他又带我去乡镇卫生院去做了一次钡餐,这次的检查结果依然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顺带了一个“慢性浅表性胃炎”。钡餐检查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重复多做一次,无非可以获得一个心理安慰,看,只是“浅表性胃炎”,问题不大,十人九胃嘛。 不过这次,医生给我开了一种药,大名鼎鼎的“丽珠得乐”,电视广告上常常见到的,还给我开了胎盘针,每天去打。我也不知道这个胎盘针的作用是什么,也许是促进细胞生长,从而帮助溃疡面修复的吧。但是丽珠得乐似乎确实起到了作用,按疗程服用完了之后,溃疡好像真的彻底治好了,上大学之后的一个学期都没有复发。当时真的非常高兴,终于可以摆脱药罐子了。其实丽珠得乐本质上是一种铋剂,可以保护胃黏膜并(在一定程度上)杀灭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是溃疡不断复发的根本因素。当时不懂这些,只是觉得胃病终于根治了很开心。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大二,十二指肠溃疡还是复发了,肚子一饿就疼,这个幽灵,又出现了。心情非常沮丧,觉得这个胃病是彻底没治了。其实,现在看来,这个原因很简单,虽然吃了铋剂,杀灭了部分幽门螺杆菌,但是杀灭的并不彻底,因此,细菌卷土重来,溃疡复发是迟早的事,但是当时不懂这些。 虽然很沮丧,但是对这个毛病我已经轻车熟路,医院找医生,让他给我开“雷尼替丁”或者“丽珠得乐”。那个医生告诉我,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药取代这两种药了,这个新的神药叫做“奥美拉唑”,于是我欣然接受。医生给我开了药,同时老生常谈地嘱咐我:“胃病是靠养的,不是靠治的”。说话的那种感觉,就跟当年的乡镇医生差不多,其实,他们的水平也真的差不多。送大家一句话,医院里的医生帮你看病,一般而言,他们只会开药。我所上的大学全国排名前十,校医院医生的水平尚且如此,其他一般学校的校医水平可想而知。当然,医学院校可能例外。 医院排队挂号,排在我前面的一个退休老教师,问我什么毛病,我说十二指肠溃疡,他用同情的语气跟我说,这个毛病是很麻烦的,就像墙上掉了一块漆,再想把它补上是很困难的,然后教导我说,“胃病不能光靠治,要靠养的”。我想了想,这个比喻还真的很形象,跟我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胃黏膜坏了一块,就像墙上掉了一块漆,怎么可能能根治呢? 我决心要养胃,可是到底怎么个养法?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辣,注意保暖,这些我全做到了,可为啥还是不好?我跟医生说,给我开点养胃的药吧,医生摇摇头,说没有这种药。无可奈何,看样子,我只能依靠奥美拉唑了。也确实,这个药太好了。就这么断断续续地,奥美拉唑吃吃停停,一开始我还是坚持按疗程服用,后来我发现就跟当年吃雷尼替丁一样,即使按疗程服用,依然会复发,后来索性干脆不按疗程服用了,改为按需服用,疼的时候吃一颗,不疼了就不吃,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以及后来的三年研究生阶段,总共将近七年的时间,一直如此。 在那个时候,我的胃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但是表面上的我看不出任何变化。校医安慰我说胃病严重的人会变瘦,但是我没有,言下之意我的毛病不大,不用担心,按时吃药,注意保养就好了。全是鬼话,但是那个时候我还就相信了,无知真的很可怕。 年7月,研究生毕业,我从一个二(or三)线城市来到了上海,进入到一家世界知名的跨国软件公司担任软件开发。人生的画卷似乎正在华丽地展开,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然而我内心里却始终有一种深深的隐忧,我总觉得这么常年累月的吃药,我的身体总有一天要出大问题。 刚到上海没多久的有一天,我到路边的药房,问店员要奥美拉唑,店员拿给我一瓶,然后说价格是一百多,我大吃一惊,心想上海的物价怎么这么夸张,这个药我在学校的时候只要十几块钱一瓶,这里居然要一百多。后来知道,她拿给我的是“正版”奥美拉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洛赛克”(那个时候还没有“耐信”什么的),这个进口药价格就是那么贵,我以前在学校里吃的是国产仿制品,所以才便宜。就这样,我胃疼了就去买点药吃吃,不疼就就不吃,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一样,区别医院买,这个时候去路边的药房去买,从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从小到大,十几年来所受到的误导实在太深了,想当然地认为胃病是没法治好的,去医院也没有用。 生活就这么往前走着,似乎不疼又不痒,但是其实我已经慢慢感觉到了身体上一些细微的变化。那个时候有两个感觉特别明显,一个是早上吃过早饭之后,一定会要大便一次,这种感觉很奇怪,好像是食物刺激胃或者肠道之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且明显感觉拉出来的大便跟正常的形态不太一样。另一个是我发现我吃过奥美拉唑之后,特别容易感冒,动不动就上呼吸道感染。后来才知道,奥美拉唑有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会导致白细胞减少,从而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到了年6月的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好像有点不太对,以往一向管用的奥美拉唑似乎突然不起作用了,胃痛一直无法消除,而且疼痛的部位跟以往不太一样,我有点紧张,有种不好的预感,我感觉要出大问题,但是我还是顽固地认为疼痛是胃酸导致的,于是,在上班时间跑出去到了药店,买了一盒“达喜”。是的,那个时候,经常见到这个药的广告,德国拜尔的,名气很大,广告做的很漂亮,我觉得也许是奥美拉唑不管用了,换个药说不定就能好。然而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这一次,再也没有“药到病除”,胃疼似乎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了。 走投无路了,医院看一看。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