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患病治疗 > 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下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下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食管狭窄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常伴有反流、胸骨后疼痛和体重减轻等不适,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意见(,北京)》发布,其内容分为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预防、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4个部分,共17条陈述建议。
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预防1.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发生率较高,需积极在术后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2.食管黏膜病变内镜下切除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环周切除,尽可能保留正常黏膜。
3.对于非环周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切除术后的患者,激素目前仍是预防术后狭窄最主要的方法。
4.对于非环周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切除术后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金属支架进行预防狭窄。
5.对于全环周食管黏膜切除术后的患者,不建议仅单纯使用激素预防狭窄。
6.对于全环周食管黏膜切除术后的患者,可使用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狭窄。
7.对于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切除术后黏膜缺损长度≤10cm的患者,可使用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狭窄。
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8.食管良性狭窄在治疗前要明确病因,必要时行内镜下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明确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等特殊病因。
9.对怀疑是复杂性食管狭窄的患者,建议在术前进行食管造影检查。
10.内镜下扩张治疗是目前针对食管良性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11.对于食管扩张术后出现发热、持续性胸痛、呼吸局促、心动过速等临床表现者,要高度怀疑食管穿孔可能。若发生
穿孔,推荐立即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
12.不推荐将食管支架置入作为食管良性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13.内镜下扩张术或切开术联合局部注射激素可用于治疗难治性食管狭窄。
14.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可用于治疗难治性食管狭窄。
15.内镜下支架置入可用于治疗难治性食管狭窄。
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16.对于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推荐采用内镜下可膨式部分覆膜或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来缓解吞咽困难。
17.推荐覆膜金属支架置入作为治疗合并气管食管瘘的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首选方法。
定义及术语?食管狭窄(Esophagealstricture):内镜下评估狭窄部的直径<1cm,或常规型号镜身(直径约1cm)不能通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食管良性狭窄(Esophagealbenignstricture):由食管内镜下切除术、食管良性疾病、放射损伤、食管外科吻合术后等原因所致的管腔狭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食管恶性狭窄(Esophagealmalignantstricture):由恶性肿瘤所导致的食管管腔狭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简单食管狭窄(Simpleesophagealstricture):局部的、不成角的狭窄,狭窄段长度<2cm,常位于食管下段,一般在进行3~5次内镜下扩张治疗后,狭窄能消失。
?复杂食管狭窄(Complexesophagealstricture):成角、不规则的狭窄,狭窄段长度≥2cm,一般在进行3~5次内镜下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出现食管狭窄。
?难治性食管狭窄(Refractoryesophagealstricture):每2周进行1次内镜下扩张治疗,连续进行5次,标准内镜仍不能通过狭窄部位或再次诊断食管狭窄。
?复发性食管狭窄(Recurrentesophagealstricture):经内镜下扩张治疗后,标准内镜已能通过食管狭窄部位,4周内再次诊断食管狭窄。
?食管大面积病变(Largesuperficialesophagealearlycancer):术后创面黏膜缺损≥食管3/4环周,且长度≥3cm,包括食管环周病变。
?食管狭窄缓解标准:患者的吞咽困难恢复至0~1级,标准胃镜通过无阻力,且继续随访8周无狭窄发生。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意见(,北京).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7(4):-.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欧洲共识要点一览!?AGA嗜酸性食管炎管理指南推荐一览!?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版专家共识意见发布!?《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发布!?NCCN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指南:11大更新要点盘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