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患病治疗 >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时辰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时辰
年6月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此外,每个节气还分三候,五日为一候。
根据季节的不同变化,24节气又可以分为几类:
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
2、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3、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4、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不同节气的含义分类:
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2、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3、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4、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1、“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但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2、“至”意为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
3、“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24节气的时间
1-6月份,节气一般是每个月的6号和21号。7-12月份,节气一般是8号和23号。日期一般是固定,有时也差一两天
春季 日期 夏季 日 期 秋季 日 期 冬季 日 期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满
5月20-22日 处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24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与养生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24节气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健康。顺应24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防病健身,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4节气与时辰
地球绕太阳一周,对于气候的影响古人将其规律概括为二十四节气。那么一天二十四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太阳东升西落,也可以借用二十四节气来大体上说明其冷热寒温的变化。
以中午正十二点,太阳直射地面,午时一阴生,为夏至,夏至一阴生。以晚上转钟十二点,太阳北沉,子时一阳生,为冬至,冬至一阳生。
以这个规律来排一天二十四节气,晚十二点冬至,转钟一点小寒,转钟二点大寒,三点立春,四点雨水,五点惊蛰,凌晨六点春分,七点清明,早八点谷雨。早九点立夏,十点小满,十一点芒种,十二点夏至,下午一点小暑,下午二点大暑。下午三点立秋,四点处暑,五点白露,黄昏六点秋分,晚七点寒露,晚八点霜降。晚九点立冬,晚十点小雪,晚十一点大雪,转钟十二点冬至。至此一天二十四节气,排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循环。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浓缩,凌晨3点到上午9点为日春,9点到15点为日夏,15点到21点为日秋,21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
日春时,阳气从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种下庄稼的种子;日夏时,阳气在心里长,庄稼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日秋时,阳气渐渐的往肺里收,庄稼成熟了,要秋收割麦子;到了日冬,阳气要完全藏进肾里面去,收获的庄稼装袋入库,来年也就是第二天再播种,这是阳气一天的生长收藏的过程,如环无端,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有好收成。
24节气与24椎
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
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而且,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发生多种奇妙变化。宇宙中的生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流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
(颈椎7节)
第一颈椎——大雪
头、耳、鼻、喉、脸、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
第二颈椎——小雪
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直肠炎
第三颈椎——立冬
咽、颊、肩、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
第四颈椎——霜降
颈部肌肉、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
第五颈椎——寒露
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六颈椎——秋分
甲状腺、手腕肌、大拇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七颈椎——白露
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
(胸椎十二节)
第一胸椎——处暑
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
第二胸椎——立秋
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
第三胸椎——大暑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
第四胸椎——小暑
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
第五胸椎——夏至
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
第六胸椎——芒种
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
第七胸椎——小满
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
第八胸椎——立夏
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
第九胸椎——谷雨
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
第十胸椎——清明
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疱疹、静脉曲张
第十一胸椎——春分
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
第十二胸椎——惊蛰
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
(腰椎五节)
第一腰椎——雨水
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
第二腰椎——立春
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
第三腰椎——大寒
第三腰椎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
第四腰椎——小寒
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
第五腰椎——冬至
子宫、膀胱、直肠、足、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荐椎与骶椎)
荐椎——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
骶椎——直肠、肛门、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