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疾病百科 > 医学重点丨急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医学重点丨急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02/5972929.html
有天小编在办公室吃完午餐
突然感到胃痛还有胃灼热
看医生,确诊为“急性胃炎”
那么这个是什么病呢?
(现在回忆起来,真的觉得自己身残志坚)
胃食管反流病(GERD)
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损害的结果。
—、常见病因
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由于腹内压增高及长期胃内压增高,均可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一过性松弛延长。
二、临床表现
(一)食管症状
1.典型症状
胃灼热和反流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出现在饭后lh,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部分患者胃灼热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2.非典型症状胸痛(胸骨后),可放射或酷似心绞痛;吞咽困难,呈间歇性,可伴有吞咽疼痛。
(二)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严重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2.食管狭窄纤维化增生,导致瘢痕性狭窄。
3.Barrett食管食管黏膜正常的均匀粉红带灰白色变为胃黏膜的橘红色,分布为环形、舌形或岛状。此为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腺癌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
三、诊断
1.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
2.24h食管pH监测常用的观察指标,以pH值4的时间、次数来判定病情。
急性胃炎
一、常见病因
1.物理因素
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2.化学因素
阿司匹林等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
二、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1)临床表现:在上述原因作用下,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到有急性胃炎的可能性。药物或应激状态所致的急性胃炎,可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表现;由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同时伴有腹泻;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2)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胃镜应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下可见到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一般为浅溃疡)。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常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注意:腐蚀剂性胃炎急性期严禁行胃镜检查。
再给大家加个餐
习题
1.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食管症状,不包括
A.饭后1h出现胃灼热
B.饭后1h出现反流
C.饭后lh出现上腹绞痛
D.腹压增加时上述症状加重
E.部分患者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答案C
解析:
典型食管症状:胃灼热和反流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出现在饭后lh,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部分患者胃灼热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2.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准确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内镜检查
B.24h食管pH监测
C.食管钡餐X线检查
D.食管滴酸试验
E.食管测压
答案A
解析:
(1)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
(2)24h食管PH监测是常用的观察指标,以PH值4的时间、次数来判定病情。
(3)食管钡餐X线检查敏感性不高,严重者可见阳性改变。
(4)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胃灼热者为阳性。
(5)食管测压: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6mmHg易导致反流。
3.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A.黏液分泌不足
B.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C.表皮生长因子缺乏
D.胃黏膜缺血,胃酸反弥散进入黏膜
E.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答案D
解析:
急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缺血,胃黏膜屏障作用受损,胃酸反弥散进入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急性损伤。
4.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出血的主要特点是
A.出血速度快
B.出血量大
C.出血呈间歇性
D.呕吐物呈咖啡色
E.柏油样便
答案C
解析: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表现为突发呕血或黑便,出血主要特点为间歇性,出血量可大可小,表现为大呕血者极少。
5.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确诊有赖于检查项目
A.腹部B超
B.胃液分析
C.X线胃肠钡餐检查
D.急诊胃镜检查
E.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答案D
解析:
急诊胃镜检查是确诊急性胃炎的最可靠的依据。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