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疾病百科 > 高度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
高度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胃癌前病变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异型增生又称为上皮内瘤变,主要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从正常胃粘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及其伴有的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重视胃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实施针对病因的预防比较困难,因此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就成了胃癌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病变,是降低胃癌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由于胃腺体数目明显减少导致胃腺体部分或全部萎缩,粘膜层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我国和日本等胃癌发病率高的国家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也高,长期跟踪随访病例发现,约有10%左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变成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大20倍。在弱酸条件及细菌参与下,二级胺和亚硝酸盐可合成亚硝胺类致癌物。由于胃酸有杀灭细菌的作用,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胃内细菌增加,这就有利于胃内亚硝胺的合成,加之胃炎使胃排空时间延长,使致癌物在胃内与胃粘膜接触的时间增加,从而使胃癌的发生率增加。
90%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定期复查,包括每1—3月作大便潜血检查一次,每一年进行X线钡餐检查一次,每1—2年胃镜复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