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疾病百科 >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的治疗概要: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治疗宜疏肝和胃,清热利胆。肝胆湿热型治疗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肝胃郁热型治疗宜清热利胆,养阴和胃。气滞血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和中。肝郁脾虚型治疗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肝胃阴虚型治疗宜益胃养肝,行气和胃。
胆汁反流性性胃炎的详细治疗:
中医论治
(一)肝胃不和型:治疗宜疏肝和胃,清热利胆。
(1)中药汤剂: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气止痛,并助柴胡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枳壳散结消胀而调中;陈皮理气健脾,降逆止呕;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加减:大便稀者,加茯苓、白术;呕逆明显,加半夏;纳呆者,加鸡内金;口苦苔黄,加栀子;气滞明显,加青皮。亦可选用疏肝和胃丸改汤剂加减治疗。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包,每日3次,冲服。②逍遥丸,每服9g,每日2次。
(3)针灸:取期门、肝俞、足三里以疏肝利胆、理气活血、健脾和胃。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胃、皮质下、交感、十二指肠、耳迷根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和胃益脾、解痉止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每次每穴揉按15秒左右,每天按揉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二)肝胆湿热型:治疗宜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1)中药汤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
方解: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配枳实通腑消痞,以泻阳明热结;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兼制柴胡伤阴之弊;半夏燥湿,消痰散结,和胃降逆以治呕恶。
加减:若右胁胀痛明显,可加青陈皮、郁金以理气疏肝;若纳呆明显,可乱鸡内金、砂仁以健胃消食;若湿热征象明显,可加茵陈、金钱草、蒲公英以清热利湿。亦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之。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2包,每日3次,冲服。②利胆止痛片,每次6片,每日3次。
(3)针灸:取阳陵泉、足三里、章门以疏肝利胆、泻热利湿、消积化滞、健脾和胃。每次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胰胆、肝、脾、胃、皮质下、交感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痉止痛、调节胃肠功能。先压一耳,用较强之揉按,每次每穴按压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三)肝胃郁热型:治疗宜清热利胆,养阴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丹栀逍遥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白术、茯苓、白扁豆、甘草健脾益气以防木病克土;丹皮、栀子清热利胆;沙参、麦冬、花粉、玉竹养阴清热和胃。两方合用,共奏清热利胆、养阴和胃之功。
加减:若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牡蛎以平横逆之木气而护胃;口干口苦,加黄连、公英。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服1包,每日3次。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g,每日2次。
(3)针灸:取肝俞、行间、阳陵泉以疏肝利胆、泻热和胃、理气止痛。每次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胃、口、贲门、十二指肠、皮质下以疏肝利胆、泻热通便、降逆止呕、活络止痛。先压一耳,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天揉按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四)气滞血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和中。
(1)中药汤剂: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方解:重用丹参活血化瘀,配五灵脂、蒲黄以增强活血止痛之效;檀香、砂仁理气和中,加赤芍、穿山甲活血通络散结以促进幽门功能之恢复。
加减:纳少者加山楂、鸡内金以化瘀消食;口苦甚加黄芩、半夏、生牡蛎以清热降逆。亦可选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
(2)其他药物:①胃力康,每次1包,每日3次。②金佛止痛丸,每次6g,每日3次。
(3)针灸及耳穴贴压疗法参见肝胃不和型。
(五)肝郁脾虚型:治疗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逍遥散加减。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柴芍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而肝和,血充而肝柔。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抑木,且使营血化生有源。
加减:脾虚明显,加太子参或党参;便溏,去当归;湿邪较重,可加半夏、陈皮;热象明显,可加金钱草、蒲公英。亦可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之。
(2)其他药物:①人参健脾丸,每服9g,每日3次。②丹桂香,对合并萎缩性胃炎者,每服1包,每日3次。
(3)针灸:取期门、脾俞、足三里、三阴交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和气血、助运化。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4)耳穴贴压:取肝、脾、胃、腹、质下、交感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补中气、调脏腑、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轻轻揉按,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六)肝胃阴虚型:治疗宜益胃养肝,行气和胃。
(1)中药汤剂:常用一贯煎加减
方解:重用生地以滋阴养血,补益肝阴;沙参、麦冬、当归、枸杞,益阴养血,柔肝滋胃,育阴而涵阳;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泻热,理气止痛,以遂肝木条达之性。
加减:如热象较显,可加百合、知母;睡眠欠佳,可加炒枣仁;如纳呆明显,可加鸡内金、山楂。
亦可选用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加减治疗。
(2)针灸:取三阴交、足三里、胆俞以疏肝利胆、养阴清热、调气血、益肝肾。每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3)耳穴贴压:取肝、交感、皮质下、贲门、胃、十二指肠以疏肝利胆、滋阴潜阳、解痉镇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先压一耳,轻轻揉按,每次每穴揉按15秒钟左右,每日3-5次,3天后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