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食道炎预防 > 慢性胃病胃炎三分治七分养调理方案

慢性胃病胃炎三分治七分养调理方案



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种胃部疾病的统称。它们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那么胃病常见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01

疼痛

这也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02

食胀

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03

口苦

胃病患者病史过长,面色容易萎黄、黯。

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和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按病理变化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病理变化是粘膜表浅层的炎性细胞侵润,使胃腺部分破坏或萎缩。轻者粘膜充血水肿,胃液分泌增多,加重时粘膜和胃腺萎缩、变簿、胃液减少,进而腺体增生以致恶变。

饮食不卫生,使病毒或细菌进入胃部引发胃部感染;暴饮暴食,常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饮酒、浓茶、咖啡和各种刺激性食物是诱发慢性胃炎的原因。饮食营养不均衡,会使胃部长期缺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而造成消化道粘膜变性,也可导致慢性胃炎。慢性胃炎通常较难治愈,若出现长期胃功能失调,还会严重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慢性胃炎防治,饮食营养调治是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和补充各种营养元素来“养胃”,逐渐增强抵抗力,以恢复胃的正常功能。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浅表性炎症,导致t皮细胞变性、增生及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粘膜上的1/3表层,无腺体萎缩。该病可反复发作,时好时坏,有可能全愈或静止不发展,然而,部分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不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极易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自觉症状:

1.餐后上腹部胀满不适,有饱闷压迫感和堵塞感。

2.嗳气频繁,有时有恶心、呕吐、吐酸和胃绞痛,缓解期偶见胃隐痛。

3.食欲不振,缓解期稍好,胃部喜热怕凉,饮食。

手诊特征:

1.生命线与智慧线交汇起端呈青色或红白间杂的暗斑,双掌第一火星丘(震位)有较深的横凹沟,提示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2.第一火星丘(震位)有“井”字纹,或有狭长多个菱形小岛纹及细小杂乱的干扰线,提示慢性胃炎信号。

3.胃区有疏浅的白色斑点、片状白色增厚,或有“X字纹,如果胃区突发变青色者,提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4.食指甲甲面有浅浅的横沟,或小指指甲有条状纵纹,提示慢性胃炎信号。

辅诊特征:

1.耳诊:胃反射区有可摸到的软骨增生隆起,呈白色。

2.舌诊:胃炎活动期多见黄苔,静止期舌苔多簿。

3.鼻诊:鼻翼两侧及周围胀红提示胃火亢盛,有胃炎急性发作的可能。

4.眼诊:双目正下方相当于时钟六点位置处,自下而上指向黑晴的微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色状态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炎症导致的胃腺体破坏、减少、萎缩甚至消失,表面上皮细胞分泌能力下降或丧失了分泌能力,粘膜基层增厚的一种l临床性病症,常由慢性浅表性胃炎经常发作迁延不愈转化来的,导致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它多见于中老年,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临床症状:

1.食欲减退,饭后胀饱,上腹部钝痛,有疲倦感。

2.病程长者,身体出现消瘦、腹泻、舌炎、消化道出血、贫血等全身虚弱症状。

3.因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存在,因此,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同时出现。

手诊特征:

1.第一火星丘(震位)有较深的凹陷呈横沟状,偶见红、白、青色斑点,多细皱纹理,并有“井”、“米”字纹呈现,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信号。

2.胃区呈暗黄或暗青色片状斑点,多界限不清,凹陷,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3.双手健康线寸断或呈阶梯状断断续续排列,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4.第一火星丘(震位)与金星丘(艮位)交界处出现交界线,与健康线呈倒“八”字状,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5.甲诊:中指甲根有细小凹陷条纹,甲色发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信号,如果中指指甲两侧呈方形提示胃窦炎信号。

辅诊特征:

1.耳诊:耳部胃穴区有密集的米粒大丘疹,若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或血管网状,充盈有光泽,皮肤增厚,边缘不整齐,提示萎缩性胃炎急性发作。

2.舌诊:舌质常呈暗红或干红,少津舌苔光剥;如果舌下静脉扭曲呈黑色怒张并有溃疡状,提示萎缩性胃炎讯号。

3.眼诊:双目正下方相当于时钟6点位置处自下而上指向黑晴的微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色状态,弓形毛细血管浮现,提示萎缩性胃炎。若该处成片充血,呈鲜红色,提示萎缩性胃炎急性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或饮食不当有关。

营养调理:

1.破壁松花粉·建议用量1袋×4次/日,饭前温水送服。

松花粉具有健脾清胃、疏肝理气,和逆降浊功效,能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胃粘膜损伤,促进细胞和腺体再生,减轻症状,同时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松花粉所提供的完全营养素可以纠正B型萎缩性胃炎合并贫血症。

2.松花果蔬粉·建议用量1袋×3/日,温水或米粥调服。

提供均衡营养,保护胃粘膜,并有补中益气功效,适合流食病人食用。

3.冷榨亚麻籽油·建议用量12ml/日,一次吞服或与米粥调服。

提供必需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Q一3.Ⅱ一亚麻酸能促进粘膜分泌,减轻症状。

4.松花钙奶粉·建议用量1袋×3/日,温水调服。

提供优质蛋白质,通过乳铁蛋白与免疫球蛋白质结合,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以及补充钙质,有镇静作用。

分型

  血瘀型:多见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痛有定处如针刺样痛,按之更痛,加国珍桃仁内金粉,活血化瘀,消积行滞。

  气滞型:肝气反胃,腹胀消化慢,胃闷痛,痛无定处,加国珍金佛苏柑粉,疏肝解郁,和中降逆,行气止痛。

  呕酸泛酸:胃中嘈杂,加国珍青梅含片,中和胃酸,生津解渴,增加食欲。

生活建议:

1.采用温和食谱,以吃细、软、稀、碎食物为主,忌生、冷、硬、辣以及过程、过碱、过酸和引起胀气的食物。避免食用能发生化学性、物理性刺激的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大鱼大肉等。

2.餐后慢步行走或作适量活动,有益于胃肠按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可减轻症状。

3.呕吐、腹泻等发作急性症状后,应大量补给液体,可稀释冲服“松花果蔬粉”每次1袋,可中和胃酸。

养胃秘诀:

1、最养胃的,是面条;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

2、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

3、小米粥就馒头(不是包子),可以养胃。

4、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

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饭后1-2小时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点;

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如馒头等;

三是早晨喝牛奶时要同时吃些馍、米饭、面包、饼干、点心等含淀粉的食物,这样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时间较长,牛奶与胃液能够充分发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质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

5、胃不好,要少食多餐。

6、花生,生吃最好,饭前吃个4到6粒,吃太多反而伤胃。

7、大枣、豆腐、白菜、牛奶、胡萝卜、健脾和胃。

8、苹果、柚子、葡萄、桔子、凤梨,防脂肪积聚,补心益气生津止津。

9、核桃、榛子、松子、桂圆、花生等坚果食品可及时补给微量元素益骨质健康。

10、花生,蜂蜜都是养胃的。

11、红茶蜂蜜,十分养胃。

专家提示:

1.单纯性萎缩性胃炎,尤其中轻度、中度癌变率较小;重度伴中一重度肠上皮化生者,是癌前期病变,应及时就医。

2.中和胃酸的一些碱性药物,只能一时减轻症状,长期服用会加剧粘膜和上皮细胞损伤。营养治疗、饮食调理和坚持适量运动,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康复的好方法。

3.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平时要按时吃饭,尤其早餐不能不吃,不吃夜宵,生冷油腻,垃圾食品少吃,病从口入。

*声明*

文中产品不可替代药物!

因个人体质差异,调理效果及配方仅供参考。

复杂病情,请遵照医嘱!

详细咨询请联络推送本文章给您的朋友!

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egh.com/sdyyf/1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