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食道炎预防 > 中医如何从人的五官看脾胃健康
中医如何从人的五官看脾胃健康
北京治雀斑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提示:点击上方"李艳梅说脾胃"↑免费订阅
很多年轻人看上去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有的长得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是一点都不结实,一身肥肉;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有未老先衰之态……
中医一看心里就有了答案,这些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
究竟中医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人的五官来看。
从口唇看脾胃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且已经爆皮、裂口子了,则表明他的脾胃不好。脾还主涎液。一个人的脾气充足,则涎液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进行吞咽和消化,但它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来。一旦脾气虚弱,脾本身的固摄功能失调,“涎”就会不听话了,比如在睡觉时会流口水等。
从鼻子看脾胃
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等问题,多是脾胃虚弱、气津不足、脾气不能摄血或肺虚火上冲鼻窍所致。此外,一般鼻翼发红的人多是有胃热,同时还伴有易饿、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其根本原因在于脾的运化能力不足,使食物蕴积滞留于胃,食物积久化热、化腐所致。如果鼻头发青,并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从眼睛看脾胃
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失调容易引起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眼睛红肿、眼睑下垂等问题,并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淡,脉缓弱无力等症。这多与脾气不足、清阳不升、目失所养有关。
从耳朵看脾胃
肾是先天之本,它离不开后天之本脾胃的滋养,如果一个人的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肾精必亏,耳窍失养,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等问题。脾虚气弱,水湿不能正常运化,致使内生痰浊,耳道闭阻也会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
向脾胃要健康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消化饮食,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器官,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脾胃不好就会影响全身健康,所以,加强脾胃病的防治,对保证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内治外疗相结合治疗脾胃病,能够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将胃肠病的个体与自然、环境、气候以及个体疾病的不同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脾胃病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属性等,辩证施治指导用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脾胃病的种类很多,包括急慢性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反流性食管炎、胃粘膜脱垂症、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窦炎、胃溃疡等。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厌食、腹泻、便秘、肠鸣等。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