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食道炎预防 > 老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偏方1
老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偏方1
北京儿童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18/8860372.html
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新资讯新未来”,再点击“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证”、“胃脘痛”、“胃痞”的范畴,其临床症状以胃脘胀满为主,而《伤寒论》五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与慢性胃炎正相合拍。导师刘渡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首当从脾胃不和入手,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而成心下痞。
五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是调理脾胃阴阳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订的,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因此,仲景创五泻心汤以治疗心下痞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脾胃病的治疗提出了系统的方法。刘渡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对仲景之学有高深的造诣,现就导师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论述如下。 1.1半夏泻心汤本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痞证,后人将其称为痰气痞。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人参、草、枣以补之。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也是导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大家都在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忘不掉的人
?不是你太忙,是我不重要
?什么是感恩?
?致不珍惜我的人
?做人,拼得就是人品!
?朋友如金,贵在真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