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食道炎预防 >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7月11日中午13:00门诊二楼大厅内,医院(筹)的专家、专科“月月讲”系列讲座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特邀:上海市劳动模范——内科俞庆宪主任。
通过俞主任详细耐心地讲解,让大家对“幽门螺杆菌”这个吃进去的细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近,球迷们纷纷熬夜观战,这不仅会影响胃的修复和保护能力,使胃肠功能减弱;饮食的不规律还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在觥筹交错之间,在餐具碰撞产生的美妙交响中,在筷子与食物的默契配合下,热情灵活的幽门螺杆菌以南北美食为跳板,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随着浓郁鲜香的食物进入唇齿之间。
通过这段话,大家对本文的主角——幽门螺杆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一个吃进去的细菌。
所以通常把它称为-舌尖上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呢?1、感染率高
首先它的感染率非常高,如果说有什么致病菌的感染率排第一,那就非它莫属了,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感染有幽门螺杆菌。
2、可能引发胃癌
其次,它存在于胃黏膜及口腔中,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而由于饮食习惯、居住条件等因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幽门螺杆菌在我国人群中的感染率在60%左右,看到这里,大家有点紧张了,那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大家已经知道,它是“吃进去的”。
幽门螺杆菌生命力极其顽强,传染性也极强,可以通过手、不干净的食物、餐具等途径传染,正是“病从口入”。
除此之外,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所以,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也就是说,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渠道。
感染一定会得胃病或胃癌吗?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病甚至胃癌吗?前面说过,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左右,而胃病患者却并没有那么多。这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不一定都得胃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
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特别是遗传因素。但是,如果您有长期胃部不适,或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者有胃癌家族史,那您就属于我们所说的“高危人群”,就要引起重视了。
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呢?不用担心,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国际上已有非常成熟的治疗方案,您只需要去找医生,通过规范、合理的口服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是可以被彻底根除的。
根除后还会复发吗?答案是:很遗憾,会。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饮食习惯,也就是共餐的习惯,再次感染新的幽门螺杆菌很常见,所以注意饮食卫生极其重要。
这里有两个建议:
第一,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避免再次互相传染;
第二,实行分餐制,餐桌上摆上几双公用筷,几把公用勺,便能成功阻断幽门螺杆菌在餐桌上的“横行”!
俞庆宪主任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和消化内镜工作,擅长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慢性腹泻与便秘、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胃癌的胃镜下早期诊断经验丰富,被众多患者称为“既看专家门诊,又做胃肠镜的医生。”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下午
撰稿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