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优质医院 > 警惕易被误诊的反流性食管炎

警惕易被误诊的反流性食管炎



引言

一位67岁的女性常年被咳嗽、哮喘所累,她当成慢性支气管炎去治疗,但一直没有大的改善。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结果,这位患者被白白耽误了十几年。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可完全“反”出食管外,引起消化道外的症状,这也是造成临床上误诊的原因。因此,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针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否则就容易发生误诊。

别被疾病的假象蒙蔽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因为症状复杂,所以反流性食管炎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脏病等疾病。上面的例子就很典型。如果医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不认真询问病史,追问有关胃病反流的蛛丝马迹,误诊、误治就在所难免了。

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之一,一般容易在饱餐后、平卧位或弯腰俯拾时出现。因为烧心的表现往往是胸部疼痛,所以医院就诊时,会选择挂心内科的号。结果医生给患者做了心电图、B超等大量无谓的检查。另外。反酸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种常见表现。这种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患者在每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长期出现反酸,会损伤食管黏膜,引发疼痛。反酸的原因,除了括约肌功能异常外,胃排空出现问题也是病因之一。

Tips:反流性食管炎的“非典型表现”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症状复杂,常有消化道外的表现。如有的病人出现呛咳、哮喘不适症状,导致其前往呼吸内科等就诊,治疗效果极差,导致病情拖延。另外,病人常有咽喉部不适,疼痛、咳嗽、喉部异物感或堵塞感,亦可有声音嘶哑。个别病人还可出现口腔溃疡、龋齿、口酸、口苦、口臭及味觉损害等。

治疗不可单纯促胃排空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首先要止酸。临床上对抗胃酸可选择的药物有三类:①抗酸药: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②组胺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③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针对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目前推荐使用PPI。因为此类药物的治疗时间是4~6周,抑酸完全,作用强,抑酸时间久,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较高,疗程也较短,溃疡愈合的时间比H2受体阻断剂快。

减少胃排空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第二步,具体方法是使用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它适用于胃肠道的动力降低所致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但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不能单纯使用胃排空药物,需联合使用抑酸药物。这一点药师在指导消费者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反酸性食管炎还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治疗时应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散剂如蒙脱石散剂,饭前服用;片剂如硫糖铝咀嚼片。

调整生活方式的N个原则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但只要及时采取正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治愈,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调整,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药师可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每餐吃得不宜过饱。饱食易导致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进食应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晚餐尤其不宜饱食。

2.远离酸性饮料。少喝酸性饮料、烟酒等,以防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下降。

3.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可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与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建议烹调以煮、炖、烩为主,不用油煎炸。

4.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食物可促进胃泌素分泌,使食管括约肌压力增加。因此食物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例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清等。

5.饮食宜少刺激性。少吃巧克力,烹调少用香辛料,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

6.改变睡眠的姿势。睡眠时取斜坡位(光垫高枕头是不够的),或适当抬高床头。

7.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不要紧束腰带,避免便秘和控制体重等。

8.重视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十分大,像焦虑、抑郁都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紧张的时候,注意缓解压力也同样重要。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白癜风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egh.com/yzyy/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