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主要症状 >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的Me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的Me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全球呈高发趋势,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GERD与患者的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了解GERD患者的精神状态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诊治。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年1月—年5月,收集关于中国GER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群GERD患者中焦虑抑郁呈高发趋势,GERD患者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更大,临床工作中准确地了解GERD患者的精神状况将有助于更好地对GERD患者进行诊疗。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全球呈高发趋势,有研究表明,北美GERD患病率为18.1%~27.8%,欧洲为8.8%~25.9%,东亚为2.5%~7.8%,中东为8.7%~33.1%,澳大利亚为11.6%,南美为23.0%,而我国GERD的患病率为6.4%。
GERD是一种以反酸、胃灼热为典型症状的慢性疾病。GERD长期反复发作,造成患者沉重的身体心理负担,可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而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可引起消化系统相关的一系列躯体化症状。两者共病则是情绪障碍与躯体症状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GERD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人造成沉重的身体、心理负担,包括睡眠、饮食等方面障碍。同时焦虑抑郁患者可产生包括GERD症状在内的一系列躯体化症状。脑肠轴在GERD与焦虑抑郁发病机制上发挥重要作用。脑肠轴可以通过改变食管黏膜的敏感性引起食管感受阈值降低使得患者对低强度食管内刺激反应性增强。而脑肠肽是脑肠轴通路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组肽类物,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可使脑肠肽分泌异常,脑肠肽的分泌异常可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或者胃排空减慢,从而引发GERD。
GERD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两种亚型,两者发病机制不同。NERD与焦虑抑郁的潜在机制为:焦虑抑郁引起主管情绪活动的大脑区域兴奋性增强,进而抑制中脑的止痛核团,提高脊髓下行躯体和内脏痛的反应强度;同时可引起皮质兴奋性改变,通过迷走神经的中枢核团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RE与焦虑抑郁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焦虑抑郁继发于反流,反过来又增加患者对反流症状的敏感性;二是焦虑抑郁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延缓胃排空,使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增加,继而加重反流。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为GERD患者高危风险因素,焦虑抑郁在GERD患者中呈高发趋势;尤其NERD患者焦虑患病率较高,提示GERD与焦虑抑郁关系密切,焦虑抑郁可能为GERD患者的并发症之一。
焦虑抑郁在GERD患者中呈高发趋势,尤以NERD为著。因此,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疾病发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GERD患者尤其是NERD患者和难治性GER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估,若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时,或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建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或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以改善GERD相关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应对焦虑抑郁患者进行GERD症状等消化系统症状评估,以便进行综合诊疗,促进精神症状的改善。
摘自:中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