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食道炎 > 主要症状 > ASTRO2016第58界年会,四川省

ASTRO2016第58界年会,四川省



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

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是全球放射肿瘤学界最富盛名的两大年会之一,也是放射肿瘤领域最高水准的国际峰会,每年吸引上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放射肿瘤专家参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肿瘤放射治疗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舞台,向全世界放疗同行展示我们的进步。在年9月25~28日召开的第58届ASTRO年会上,我国学者多项研究获得了口头报告、壁报讨论和壁报展示的机会,并有数项入选“ASTRO年会最佳摘要(BestofASTRO)”。现将其中部分口头报告的研究摘录整理如下。

食管癌

大多数食管癌确诊时分期较晚,其中Ⅳ期患者约占25%~40%。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化疗为Ⅳ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化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期仅为6~9个月。放疗主要用于吞咽梗阻、食管出血等姑息减症治疗,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还存在争议。国外有文献报道化疗联合胸内病灶(食管原发灶及纵隔阳性淋巴结)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并给患者生存带来获益。然而,欧美国家的食管癌主要以食管胸下段腺癌为主,而中国的食管癌有95%以上为鳞癌,两者在病理类型和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目前尚无中国Ⅳ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的文献报道。该治疗模式能否给中国食管鳞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治疗安全性如何?对此,医院李涛教授团队进行了前瞻性探索。

同步放化疗(CCRT)对比单纯化疗用于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疗效与安全性

报告者:医院李涛

李涛教授在ASTRO年会全体大会作口头报告

该研究共纳入60例体能状态(PS)评分0~1分的Ⅳ期ESCC患者,随机分为CCRT组(30例)与单纯化疗组(30例),前者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平均接受54.7Gy放疗+3.6个周期的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后者平均接受3.8个周期的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研究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客观有效率(ORR)和毒性反应。

结果显示,CCRT组原发肿瘤和纵隔淋巴结的ORR、患者中位PFS期和中位OS期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分别为83.3%对46.7%、9.3个月对4.7个月、18.3个月对10.2个月。CCRT组第1、2年的OS率分别为73.3%和43.3%,单纯化疗组为46.6%和26.7%。虽然CCRT组3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33.3%)高于单纯化疗组(20.0%),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

该研究对Ⅳ期食管癌传统的单纯化疗模式提出了挑战。其结果表明,Ⅳ期ESCC患者对于CCRT的耐受性良好,OS、PFS、ORR均优于单纯化疗。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李涛教授及其团队下一步拟开展一项Ⅳ期食管癌CCRT对比单纯化疗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探讨Ⅳ期食管癌的最佳治疗模式。[本研究在临床研究专场(ClinicalTrialsSession)报告]

(以上内容由医院放疗中心吕家华医生提供)

结直肠癌

STELLAR研究是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金晶教授牵头发起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国内10家医疗单位,包括中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STELLAR研究PI金晶教授

在美国,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的应用并不常见,因此,在本次ASTRO年会STELLAR研究口头报告期间,参会专家们对这项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是中国学者进行的一项很好的、有创意的尝试,对后续的研究结果非常期待,同时,他们也就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手术难度等方面问题与中国学者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STELLAR研究:局部晚期直肠癌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比长程同步放化疗的Ⅲ期研究初步结果

报告者: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唐源

唐源医生报告STELLAR研究

STELLAR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Ⅱ/Ⅲ期临床研究,计划纳入18~70岁、初治、Ⅱ/Ⅲ期中低位直肠腺癌患者,以磁共振成像(MRI)明确临床分期。入组患者经中心随机进入到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组(研究组)或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TME组(标准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25Gy/5F短程放疗,放疗结束后1~2周行4个周期的CAPOX方案[奥沙利铂mg/m2、d1,卡培他滨mg/(m2·d)、d1~d14,21天为1周期]新辅助化疗;标准组患者术前接受45~50.4Gy/25~28F长程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mg/(m2·d),放疗日服用];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均接受TME手术,术后分别行2个周期或6个周期的CAPOX方案辅助化疗。

研究假设为研究组的3年无疾病生存(DFS)率不劣于标准组,全组样本量至少需要例。计划在入组前例患者完成手术后行Ⅱ期研究分析,完成全部病例入组且随访时间达3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3年DFS率,行Ⅲ期研究分析。

年3月~年9月,研究共入组患者例。初步结果显示,研究组和标准组3级及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8.3%和6.9%,其中最常见的是腹泻(研究组20%,标准组1.7%);全组未出现毒副反应相关死亡;研究组在短程放疗期间、放疗与化疗间歇期、新辅助化疗期间3级及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20%和11.6%。75例患者接受TME手术(研究组37例,标准组38例),7例研究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诊断临床完全缓解(cCR),行等待观察策略。研究组和标准组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25.7%和7.9%。

STELLAR研究入组顺利,初步结果提示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急性毒副反应可耐受,cCR率和pCR率结果令人鼓舞。[本研究在第31学术专场(ScientificSession31)报告]

(以上内容由唐源医生提供)

胃癌

局部晚期胃食管和胃腺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对比新辅助化疗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

报告者: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王鑫

金晶教授与王鑫医生

此项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的实际情况,旨在评估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是否优于新辅助化疗。

研究将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同步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术前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原发肿瘤计划肿瘤靶区(PGTV)照射剂量(DT)为45.1Gy,预防区计划靶区(PTV)DT为40.04Gy,同步替吉奥化疗,术后行4~6个周期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则在手术前后各行3个周期SOX方案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手术切除率。

研究计划入组60例,现已完成。从初步结果看,同步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的R0切除率和pCR率相似(76.7%对66.7%,P=0.;17.4%对10.0%,P=0.),而同步放化疗组的中重度病理反应率高于新辅助化疗组(%对60%,P=0.)。从毒副反应看,新辅助化疗组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而同步放化疗组则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两组均未发生副反应相关或围手术期死亡,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

研究的初步结论认为,术前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步替吉奥的治疗方案耐受性好,完成率高。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少,同步放化疗组R0切除率稍高于新辅助化疗组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案的长期生存结果是否有差异,还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本研究在第8学术专场(ScientificSession8)报告]

(以上内容由王鑫医生提供)

肝癌

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肝细胞癌的治疗”实践指南,手术切除、肝移植和经皮穿刺治疗是极早期和早期肝癌患者(Child-PughA级,肿瘤直径<3cm)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局部未控或复发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的显著发展,射波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已成为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相对新颖且可行的治疗选择。由于目前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数据有限,医院王平教授课题组开展了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以评价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报告者:医院刘晓洁

刘晓洁医生在ASTRO年会现场

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该研究计划入组患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次要研究终点为评价所有入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1年及2年PFS率、早期及晚期不良反应。

研究目前累计入组患者77例,均按照计划要求完成治疗,且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中位OS期为17个月,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97.2%和83.5%。中位PFS期为12.5个月,1年和2年的PFS率分别为82.6%和66.3%。有12例患者出现SBRT治疗后Child-Pugh分级降低情况,在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且Child-Pugh分级恢复正常。

根据目前的结果,肝癌是放射敏感的肿瘤;SBRT在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与手术切除相同的治疗效果,但仍需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SBRT治疗肝癌的并发症主要是放射性肝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egh.com/zyzz/5914.html